妈妈必读的一本书

这本书是由一位13岁就从台湾移民到美国的一位妈妈写她与她3个孩子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是真实的故事。没有什么复杂的理论,全部都是这位妈妈的亲身体验,她的体验也是很多妈妈们都会面对的问题。
妈妈都不是超人,没有十全十美,也会发脾气,也会沮丧。她对孩子的教育真的让我获益不浅。我本来对小孩就没有耐性,也很容易发脾气,根本就不是个好妈妈。但是看了她的书后,我竟然很少发脾气了。也开始慢慢改变我教导孩子的方法。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是妈妈们必看的一本书。相信你们看了也会喜欢这本书。

有兴趣购买这本书的朋友,可以预购,一本RM38,以下是本书的介绍

作者:
紐約瘋媽Jenny,一個紐約的家庭主婦,13歲時從台灣移民美國,因為懷第二胎時在家待產,親眼目睹大女兒目中無人、霸道橫行的行徑,震驚之餘,決定放棄事業,成為全職的家庭主婦,從此展個與三個孩子鬥法的一連串精采篇章,每一個故事讀來溫馨又有趣。
瘋媽不是教育專家,也沒有顯赫的學歷,只不過是個帶小孩帶到快瘋的家庭主婦,但每當遇到挫折、自我質疑時,她會用愛為前提來反醒一切,因為她認為,心中有愛的孩子,將來一定可以卓越穩當的成長。她更深刻體認到,孩子的童年真的很短暫,如果不好好的把握,一轉眼,便會錯失了孩子最寶貴的黃金教育時期,她期許所有父母都應該在這個有效限期內,做最好的準備。
作者简介:
出生於基隆,在台灣的教育體制讀至國一,13歲時移民美國,在美國從7年級讀起。大學時主修國際貿易,副修哲學。在美國已經24年,一直居住於紐約。
從14歲開始半工半讀,從沒間斷過。大學畢業後進入服裝業,27歲生了老大,30歲懷老二時,在一家孩童服裝公司擔任產品經理,在家待產時,震驚於大女兒橫行霸道、目中無人的舉止,在失眠了好幾晚後,決定辭職在家當個家庭主婦。
2006 年9月16日開始在部落格中寫下第一篇文章,透過部落格,拉近了自己與台灣的距離,也讓自己的生命有了軌跡。部落格中記錄自己如何在中與西之間努力尋求平衡點來教育孩子,也記錄自己如何在照顧一家子的同時,不忘了自我的存在。部落格曾入圍2008年全球華人部落格年度最佳親子部落格決選。
網址: http://tw.myblog.yahoo.com/crazy-mom

序言

紐約瘋媽
從零開始,跟孩子一起成長
(本書作者)
記得當我懷著老二,大腹便便的跟老闆談產假時,我向他要求休息三個月。他瞪著大眼睛看著我說:「三個月?你瘋了嗎?不可能!別以為我不知道,當初妳的祖先可是在田邊一蹲,把小孩生出來了後,馬上就可以繼續回田裡工作。為什麼妳不可以?跟妳的祖先學學吧!」我一手插腰,另一隻手抬起來,默默的對他舉起了我的中指。我承認我們的溝通方式很特別,但毫不掩飾彼此的情緒,也意味著我們的交情夠深厚。討價還價後,我們雙方妥協在六個星期上。
沒想到在家中待產的那六個星期,徹徹底底改變了我原本擬訂的人生藍圖。在那六個星期裡,我親眼目睹了小妮子跟保母平時的生活情況。原來當我把自己埋在工作裡時,我三歲女兒過得是完全沒規矩的生活:兇保母、亂丟東西、亂發脾氣、把餅乾當早餐吃,家裡的大小事情以及時間表全都由她來決定。目中無人,橫行霸道的小妮子,完全震撼了我。我知道這不能怪保母,保母的職責只是幫我養她,而教育她,是我的責任。
我失眠了好幾晚,良心與野心也不停的交戰著,我不想放棄剛爬上的職位,但我也知道,小妮子只聽我的,再放任她沒規沒矩下去,以後就更難教了。在我猶豫、不知所措時,老公的一席話讓我毅然決然遞上辭呈。
他告訴我,再多的金錢,再高的職位,都比不過一個堅固的家。而這個家,是我們這輩子最寶貴的東西。於是我的人生結束了一章,並開啟了另一個令我感到陌生、惶恐的新生活。
剛待在家中的那段日子,簡直像是被關禁閉一樣,每天周旋在一堆做不完的家事以及吵鬧不休的孩子之中,吃不好,睡不好的我,像是個鬥敗的戰士,覺得失去了很多很多,包括了自己。對一個習慣用薪水來衡量自我能力的人,我頓時覺得自己很沒用。經常感覺很無力,對著窗外發呆,也覺得這世界的運轉已經與我無關。
每天拖著疲倦的自己,我更懷疑是否做對了決定。那段適應期,是我這輩子自信心最低的時候。奇妙的是,當我掉到谷底,放低身段,從零開始跟孩子一起成長時,我的收穫反而更多。我重新開始認識自己,一個本以為不存在的自己。我從不知道原來我的火爆脾氣還有被磨鍊的餘地;原來孩子突如其來的一句「我愛妳」可以令我這麼開心;原來看著家人吃完我煮的一餐飯可以給予我這麼大的成就感;原來這世上還有比金錢更可貴的東西。
生了老三小胖後,我遇到了另一個瓶頸,突然覺得腦子裡好像有什麼東西爆炸了,零零落落的瑣事充滿整個世界,永遠撿不完,清不乾淨。當時我日以繼夜的照顧著一個新生兒,還有三歲跟六歲的女兒,每天都被時間拖著走,老是在趕著昨天就應該完成的事。就在我快發瘋的時候,我找到了一個叫部落格的東西。每當孩子睡著後,我開始一點一滴的把心情寫出來,沉浸在自己思緒的同時,也整理一下自己的腳步。每每完成一篇文章後,我心中找到了平靜,也補足了能量去面對新的挑戰。
我知道每個媽媽在帶孩子時,不免會有迷路的時候,覺得看不到前方的路,開始質疑自己做的對不對,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當個媽媽。我不是個教育專家,並沒有顯赫的學歷,只不過是個帶小孩帶到快瘋的家庭主婦,也經歷過很多次的迷路。但每次迷路、亂了腳步時,我會用愛為前提來反省一切。我盡量把愛灌溉到孩子的心中,因為我堅信心中有愛的孩子,將來一定可以卓越穩當的成長。
我要特別感謝我的老公,我的部落格一寫三年,雖然他不是很高興看我每晚抱著電腦,冷落他,但他知道寫作對我的意義,所以除了忍受我之外,還開始幫我洗衣服,讓我有更多時間去寫文章。他的鼓勵,讓我從谷底之中爬出來;他的包容,讓我完成了人生中的一個夢想,寫一本書。這本書記錄著這三年來我跟孩子一起成長的故事,作夢都沒想到,一個十三歲就離開台灣的人,居然可以在台灣出一本書。
謝謝我的三個孩子,他們豐富了我的人生。
謝謝曉晰的推薦,很欣賞她平易近人的個性。
謝謝所有的格友,沒有大家的支持,我今天不可能出這本出書。
謝謝生命中所有幫助過我的人,也謝謝讓我跌倒過的人,沒有挫折,就沒有領悟跟學習。
我是一個很幸運的人。

目录~~

推薦序
教養不必變成超人 王文華
一個母親的真實日記 洪蘭
一本一本誠實且溫暖人心的教養書 李偉文
因網路而結緣的兩個媽媽  徐曉晰
自序  從零開始,跟孩子一起成長
第一部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1.一個倔強的孩子
2.我家的惡小姐
3.我把兒子給養娘掉了
4.對付不愛乾淨的孩子
5.我跟二小姐變同班同學
6.過動的原因
7.誰傻
8.孩子的朋友交際

第二部尋找教養的平衡點
1.父母的有效限期
2.不變的規矩=安全的牆
3.誰家的孩子不吵架
4.全在一念之間
5.物極必反
6.拜託,吹牛請打草稿
7.教育不是以自己的方便為主
8.話要說到心坎裡去
9.「我不是故意的!」
10.乖,不是應該的
11.教孩子爭取合理的權益
12.父母也有幼稚的權利
13.放手

第三部媽媽是一輩子的功課
1.媽媽是人,不是超人
2.離家出走
3.不乖的媳婦
4.摔筷子的故事
5.並肩作戰
6.除了孩子,妳還剩下什麼?

第四部在中西之間學習
1.到底要學中文還是英文
2.名次這個東西
3.我不打孩子的原因
4.尊重與鼓勵
5.紐約生日文化
6.孩子才是主角
7.猶太式教育

第五部當媽媽的喜悅
1.我要追上妳
2.Girl’s Talk
3.下不了台的聖誕老人
4.童年的尾聲
5.成長

結語 為什麼孩子不聽話

Check Also

值得珍藏的2本书

大家好吗?好久都没有分享食谱了,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2本非常值得收藏的书籍。 第一本是《瑞典主婦這樣教,那樣煮,孩子不挑食:70道營養滿分的親子料理+8個瑞典教養分享,養出均衡飲食的小孩》 ,第二本是《我爱百变三明治》 第一本书里面的食谱不只是容易和简单,最重要的是那些菜单看起来都非常美味,而且健康。在家自己制作不但可以省钱,而且没有放味精,绝对比外面的食物来的健康。而且最近外面黑心的食物很多,我们根本不知道有没有把黑心的食物吃进肚子。书里也有分享作者如何带领孩子跟自己一起制作食物,一边让小孩帮忙一边学习。与其让孩子每天都看电视或玩ipad, 让孩子跟着自己进厨房,在轻松玩乐中提升了小孩的学习能力,也增进了亲子关系。 孩子挑食对父母来说是非常头痛的问题,作者也在书里教导大家如何把小孩不喜欢的食物,不知不觉的全部都吃完,让孩子吸收到全方面的营养。 除此之外,书里也介绍了瑞典的教育和作者如何教养小孩,他们的教养方式让我大开眼界,获益良多,所以我非常推荐购买这本书。 以下是书本内页   如果你很喜欢吃三明治的话,那就一定不可错过这本书《我爱百变三明治》,市面上的三明治一个至少要马币约9零吉,但是有了这本书不但可以省钱,避免黑心食谱,更棒的是里面有约80个不同的三明治食谱,也就是说两个月内,你每天都可以吃到不同可味的三明治。 如果你是开店的想要卖三明治,这本书绝对是非常值得参考和收藏的书。书内除了三明治的食谱外,也有三明治的切法,美乃滋和面包抹酱的制作方法, 书内也很清楚的附上馅料的摆放秩序,让你可以轻松的制作出美味又和店家卖的一样漂亮的卖相。 以下是书本内页 如果有兴趣预购这2本书的话,欢迎电邮我sales@nst.my  

One comment

  1. Hello colleagues, pleasant paragraph and fastidious arguments commented at this place, I am genuinely enjoying by thes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